一起走进沧州博物馆
沧州博物馆新馆于 2014 年 6 月开馆运行,是沧州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省级社会公益事业重点项目、区域综合性博物馆。其总建筑面积32273 平方米,藏品17533 件套,共有常设展厅9 个,临时展厅2 个, 是华北地区展览规模最大的市级博物馆。开馆 9 年来,年均接待观众 30 余万人次。先后获评国家二级馆、3A 级景区,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、第三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、河北省文化文物旅游系统先进集体、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、省级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,荣获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、文明单位、百强党支部、先进党支部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。
沧海之州——沧州历史文化陈列
二层“沧海之州——沧州历史文化陈列”,展出有800 余件文物精品,它们出土或发现于沧州各县(市、区),陈列在“聚居沧海”“燕齐都会”“设郡封国”“始置沧州”“运河古韵”“京畿名城”六个单元中,这些文物精品,蕴含着狮城大地上有浓郁地域特色的“山川明月”和“风土民情”,生动地向观众展示着沧州 6000 年来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。
滨海遗风——沧州民俗文化展
二层“滨海遗风——沧州民俗文化展”,展 厅内 4000 余件展品,均来自于狮城百姓不同时期的日常生活。从晚清民国至现当代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种种物品,陈列在“家居生活”“生产工具”“商贸民俗”“特色风物”“非遗文化”五大部分,凝聚着沧州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。民俗厅为狮城百姓保存、展示生活记忆,让狮城百姓品味无尽的乡愁。
济世沧海——沧州中医药文化展
二层“济世沧海——沧州中医药文化展”,通过“医脉相承”“守正创新”“中医药文化体验”三个部分,向大家展示了沧州历史上扁鹊、刘完素、张锡纯三位杰出的中医名家及其医学思想,介绍了近现代沧州中西医文化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,并通过问诊开方、药房抓药、电子针灸铜人等互动多媒体装置让大家感受中医的奥秘。
沧州历史名人展厅
二层沧州历史名人展厅,以历史年代为顺序,以人物遗迹、遗物为基础,展出上自西周、下至民国的近百位名人史迹。他们涉及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科技、文化等各个领域。他们或位居台辅,职掌封疆,留名千秋国史;或为政地方,勤业爱民,遗爱百姓口碑;或儒术渊深而备受尊崇,或以操行醇笃而令人仰慕; 或卫国保家,英勇抵御外族入侵,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。展览力求尊史重实, 视角全面,意在通过这一博大的人文舞台,诠释历史的进步与发展,展示沧州人的独特贡献,传递这片沧桑热土所禀赋的历史正能量与时代精神。
大运河北——河北大运河文化展
三层“大运河北——河北大运河文化展”,立足于沧州运河、河北运河与中国运河三个层次,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相结合,全方位、多角度地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这一活着的、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的自然风貌与文化积淀, 通过400余件展品陈列在“序厅”“千秋运河”“至珍千里”“御河流畔”“缘于运河”“申遗之路”六个单元,生动地再现了古运河畔曾经的繁荣景象。
百戏之源——沧州杂技文化展
三层“百戏之源——沧州杂技文化展”,展出了各种实物359 件,结合用老照片、影像资料、图片文本为展品,以与杂技文化相关的历史文物和古本典籍为展示亮点,以精巧的设计, 恢宏的复原场景和写实的人物造型为补充展示,以沧州杂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为叙述脉络,深层次、多方位地向观众展示源远流长的沧州杂技文化。构建了一个可以供人们了解沧州杂技历史、感悟杂技文化、交流杂技理念、传承杂技思想的文化平台。
武术之乡——沧州武术文化展
三层“武术之乡——沧州武术文化展”,展出了武术器械 494 件, 采用传统加现代的展示手法,以沧州武术史、沧州武术派别与武术名家、武术对沧州的贡献为脉络,以习武器具的展示为亮点,以典籍史料为依托,以标本、实物、图表、老照片与影音为主要展示形式,多方位、深层次地展现武术这一国粹在沧州土地上的昨天、今天以及明天。展览在整体布置风格上达到雄浑大气、威武豪迈的效果,并且利用声光电增强其技术性与互动性, 促进了观众对于武术的兴趣与热爱。
渤海之滨——沧州沿海资源科普展
三层“渤海之滨——沧州沿海资源科普展”,以“钩沉沧海”“湿地生衍”“海洋生物”三个单元展示了沧州地区的鸟类、鱼类、昆虫类等各类生物1430件,展现了沧州临海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出的生物环境,展厅内将文物史料、生物标本与高科技巧妙结合,让人们认识到了生活在同一个家园中的动植物朋友们,为人们搭建起了解沧州渤海文明、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课堂。
科技体验厅
一层科技体验厅,设置模拟考古、问答沧州、沧州历史墙等观众参与的动手项目,以及利用电子网络、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运行的科技体感互动项目。内设 3D 影院,播放盘古开天、徐福东渡等关于沧州历史的视频。此厅内容主要面向少年儿童。